2022年第16周
国内宏观环境: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布局六大领域18个重点研发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邮政总局、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密集发文,围绕交通运输、快递业保通保畅、金融支持等方面加紧研究细化帮扶措施。
本周资本市场表现:本周一级市场物流交通相关投资2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二级市场三大指数本周继续下探,上证指数跌-1.25%;深证成指跌-2.60%,创业板指跌超-4%;交通运输板块逆势上涨+1.27%;本周美股指数及欧洲主要股指普跌。
1.1 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印发,部署27项具体措施,明确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等五大目标,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意见》提出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在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来源:交通运输部官微)
1.2 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布局六大领域18个重点研发方向
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从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3个要素维度和智慧、安全、绿色3个价值维度,布局了六大领域18个重点研发方向。
在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出研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等任务。在交通装备领域,围绕提升交通装备安全智能绿色技术及标准化水平,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提出突破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新型载运工具技术等任务。在运输服务领域,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提出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等任务。在智慧交通领域,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在安全交通领域,围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应急技术、交通安全生产保障与协同管控技术、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技术等研发和应用任务。在绿色交通领域,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交通发展要求,提出突破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等研发任务。(来源: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官微)
1.3 政策连发畅通物流“大动脉”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有关工作的通知。4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邮政总局、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密集发文落实,围绕交通运输、快递业保通保畅、金融支持等方面加紧研究细化帮扶措施,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掉线”。
交通运输部强调,公路交通承担着全社会70%以上的货运量和客运量,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要求受疫情影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要坚持开放运营状态,不得擅自关停。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严禁防控措施简单化、“一刀切”。
国家邮政局明确,疫情严重地区要依托周边物流园区(枢纽场站、快递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加快设立启用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等临时处理场所,为邮件快件转运提供便利。
配套金融服务也在跟进。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从加大资金支持、帮扶货车司机等重点群体、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保险保障、确保资金安全等六方面主动采取精准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来源:新华财经)
一级市场投资、并购、IPO
二级市场本周综合表现
上证综指 -1.25% | 深证成指 -2.60%
创业板指 -4.26% | 科创板指数 -5.47%
交通运输(申万) +1.27%
3.1 消息称G7考虑今年香港IPO: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22亿美元
据新浪港股报道,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物联网SaaS货运公司G7考虑最早今年进行香港IPO,可能筹集约5亿美元,折合约39亿港元。
知情人士称,G7与中金公司、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就建议的股票发行进行合作。据报,讨论仍在进行中,规模和时间等融资细节可能有变。
2月15日,G7宣布已完成2亿美元融资,由挚信资本、国投招商等机构领投,原有股东参与跟投,投后估值达22亿美元。在此次融资之前,G7已获数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超7亿美元,包括淡马锡、普洛斯、腾讯等大型投资机构及企业。2018年11月,G7获得3.2亿美元融资,是当时全球物联网领域融资金额最高的一次。(来源:罗戈网)
3.2 普洛斯中国ESG报告:将ESG视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推进产业链零碳化
4月11日,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普洛斯发布《碳中和的先行者和推进者——普洛斯中国2021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阐述了普洛斯的碳中和路径,并展示了公司过去一年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投资管理和业务运营,在提升环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实施高水准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果。
普洛斯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志明表示:“对于普洛斯来说,ESG不仅仅是我们遵循和贯彻的管理和运营原则,更是我们最为重视的商业准则,是普洛斯商业模式的核心。普洛斯致力于在供应链、大数据、新能源三大领域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发展大生态,持续创造价值,不止于产业和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环境和社会价值。”(来源:普洛斯GLP官微)
3.3 长城旗下毫末智行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国家队领投
4月11日消息,长城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获得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中国银行直投平台“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旗下首程控股跟投。这是毫末智行近段时间的第二笔融资。去年12月,毫末智行宣布获得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来自美团、高瓴、高通创投、首程控股、九智资本等。毫末智行的B轮融资也已于近期开启。
成立两年多,毫末智行已成为中国自动驾驶公司量产第一名。在乘用车领域,毫末HPilot3.0在3月最新搭载长城爆款车型坦克500。截至目前,毫末辅助驾驶系统共计已搭载在6款、总计数万台的长城乘用车上,用户行驶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大关;在末端物流无人车领域,毫末迎来了第1000辆车量产下线,与物美多点、美团、阿里达摩院皆有了深入的合作。2022年年中毫末将正式上市城市NOH(城市中的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来源:罗戈网)
3.4 楚航科技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零部件供应商海拉战略投资
4月11日,国内知名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楚航科技宣布与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拉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下一代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该合作也标志着由海拉和其他公司参与的楚航科技B轮超亿元融资完成。
楚航科技作为海拉在中国合作的首家国产毫米波雷达企业,未来将与海拉携手,共同就下一代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深入合作,提升双方在国内自动驾驶感知出行领域的市场地位。(来源:运联网)